ringohan/译) 来源:译言网 进入专题: 垄断权力 。
为此,党需要将自己置身于社会利益争斗之外,全力保证中国的大政方略不出现偏差,而将利益的调和让给社会自己去做,特别是为普通民众公开挑战特权阶层提供一个具有制度性保障的平台。强大的特权阶层的出现,会妨碍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在社会内部的公平分配,随之而来的,是以经济增长换取合法性的努力付之东流。
另外,1980年代的财政分权大大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权威,使其在推行地区性政策时更为小心谨慎。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是谢淑丽(Susan Shirk)所称的脆弱的巨人(fragile giant)。国有企业私有化是另一个例证。藉此,中国的人均实际GDP增长了12倍,至2008年达到了3400美元。在国际方面,尽管中国始终遵循着自己的开放步伐,然而它采行的道路决定性地促成了贸易及外国直接投资的自由化。
为了便于理解这一推断,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有偏向的政府总是采取各种政策照顾其结盟群体的利益,由此就会导致生产率与政府资源分配之间的错配,即其他具有更高生产率的群体没有得到政府类似的关照。1976年的四五运动以来的历次民众运动和抗议表明,民众对社会不公和党的重大错误会作出反应。同样有许多人预计,中国将问鼎经济霸权。
中国主要银行的市值全球领先,已经太大而无法倒闭。新增的劳动力也会快速下降,然而,正是这部分人来到城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由于人们普遍相信当局不会让金融系统出现问题,贷款的繁荣往往因此走向极致。在最近的一次泡沫中,上证指数从2006年初到2007年10月,涨了四倍多,然后又跌去70%以上。
2.我们相信中国政府 20年前,有人争辩说"日本是不同的",而东京的经济政策是优于西方的。但按现在大城市的房价,农民工毕竟是买不起的。
大部分新建的基础设施将会毫无用处。许多畅销书赞美那块太阳升起的土地。住宅价格已经高的惊人。土地经常被夺走,交给开发商,而对被拆迁者补偿不足。
格林斯潘在美联储的任期之内,市场普遍相信,只要投机者遇到麻烦,他就降低利率,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正如一位评论家指出,相对于全球GDP,只有两个国家先前曾经累积过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他们是1929年的美国和1989年的日本。如果他们是正确的,那么在未来几年中国工业品和消费品的需求将成倍增长。在"失去的十年",日本的银行产生的亏损相当于它们的初始资本的两倍。
许多行业持续投资,尽管产能利用率较低。在音乐还在响的时候,这些银行降低了贷款的标准。
事实上,许多人相信,中国的银行体系会有另一次不良贷款的激增危险,就象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的那样。当时,日本的银行市值雄踞世界第一。
在北京,房价与收入的比例已经上升超过15倍(2000-2008年平均为10倍)。中国最近在2009年国际清廉指数排名中下滑至第79名,略低于布基纳法索。低成本信贷流入房地产领域。其中的一条理由是看好"中央计划的有效性",现代中国的奇迹之一是,它使一些世界上最热情的资本家热烈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的经济中。大城市的住房所有者比例已经上升到70%。道德风险普遍存在,相信政府不会让楼市崩溃。
而IMF最近发布的一份世界经济展望中指出,GDP中投资占比过高,往往会致使国家遭受最严重和长期的经济低迷。类似的问题在中国的重工业领域随处可见。
中国有超过13亿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像中国人口学专家学者所说,"将城市人口增长等同于中产阶级的人数增长,是片面的。
中国似乎成功地避开了全球金融危机,这进一步增强了决策者的声誉。2009夏天,在上海和北京的黄金地段,估计分别为每平米702美元和每平方米532美元。
债务的增加并不是惟一需要担心的地方。一些人估计,中国可能故技重施。中央政府制订GDP增长目标,并分解给地方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大银行也被视为财政部履行政策目标的工具,同时在利润上也受保护。
"他评论道,当利率下降到如此微薄的水平,就驱使人们用千辛万苦攒下来的积蓄去投资一些不靠谱的东西--比如一条通往堪察加的运河、一条去沃切特的铁路、一个让死海复活的计划、以及一个往热带运输冰刀的企业。摩根士丹利估计,即便支付了大笔的首付款后,供按揭的钱要占平均收入的43%。
后来,这种信仰被证明是错误的。这一分析同样适用于中国,投资效率(GDP按每单位增量的投资增长来衡量)有下降的趋势。
加上中国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市场经济,让预测难上加难。相反,他们建立了融台平台,资本金由地方政府出,剩下的钱是由银行提供。
"格林斯潘对策"对20世纪90年代的技术泡沫以及新千年的房地产热潮负有责任。凯恩斯辩称泡沫是混乱的"动物情绪",而哈耶克声称,过低的利率推高了资产价格通胀。报告一面世,就引起了中国是否存在泡沫的又一次大讨论。但李晶的观点不乏批评者。
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最近已出售的房产有五分之一空置。像过去一样,亏损也可以被掩盖起来或塞到某处。
资本在此前因为投入毫无希望的无效项目中被摧毁,恐慌只是反映出被摧毁的程度。几年前,这套指标中有不少指标反映,美国和其他一些地区的经济变的很脆弱。
低利率也促使中国家庭投机股票和房地产。"在繁荣时期,人们总是放松的,愿意相信他人,钱总是很多。